李航对王森说:虽然我们俩人唱歌不好听不能参加校合唱团的慰问演出,但是我们有组织动员的能力,我们可以在将要到来的“五一”节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校外的公益活动,如果成功了,同学们也会佩服我们的。由此可以看出李航是( )
A.自高自大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 |
B.充满自信欣赏自己,悦纳自我的表现 |
C.维护自己良好的形象,是自尊的表现 |
D.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是自负的表现 |
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要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要求的是()
A.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协助交警和协勤员维持交通秩序 |
B.聊城大学学生积极参与2011“地球一小时”低碳节能环保活动 |
C.班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本班认真开展文娱活动 |
D.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加工生产瘦肉精 |
为了兑现 “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下列对杨善洲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他的奉献丧失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
B.他的行为诠释了责任的深刻内涵 |
C.他认真工作是为了个人名誉 |
D.他处处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着想 |
昆明市一位普通农民张正祥,屡次身陷困境,仍坚持信念,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家庭乃至生命,26年义务守护滇池环境,他用实际行功证明( )
A.每个人都应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
B.只要承担社会责任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
C.保护滇池环境只能依靠国家有关部门 |
D.生命只有一次,应该把个人生命看得高于一切 |
新华网报道:8年前,在家属区建筑工地做工程的一名小伙子因建筑队撤离,将一个箱子托付给小区郑玉兰老人暂管。转眼间8年过去,小伙至今没有回来过,但老人一诺千金,想继续为他保管下去。这位老人的事迹广为流传,得到了人们赞扬。对郑玉兰老人的做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她信守了承诺
②她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③她的做法赢得了别人的信任
④她之所以如此做,在于箱子的价值很小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誓词是这样的:“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誓词中,我们感受到( )
①志愿者以“奉献、服务、友爱、互助、团结、进步”为宗旨
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
③志愿者在向社会传播爱心的同时,也在传播一种理念:关心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
④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A.①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