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法国与美国政治制度上的差异是
A.行政首长选举产生办法 |
B.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
C.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 |
D.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部门官员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得利指出:“在古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商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 |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以故商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上述材料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上海棉纺织业兴盛
②白银大量使用
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④商业竞争激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