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在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后,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这些举措

A.是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格局
C.有利于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
D.导致贸易自由化取代贸易保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雅尔塔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鸦片战争前后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材料反映了清政府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  

A.资本输出  B.武力威逼   C.人口流动   D.商品输出

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A.中国资源的丰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