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
C.沿用唐朝“羁縻”政策 |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以国内战争为表现形式、同时肩负着反侵略斗争的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北伐战争④抗日战争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A.《资政新篇》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共同纲领》 | D.1954年新中国宪法 |
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 B.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
C.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 D.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 B.维新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