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代表有先进理论指导,有组织、有纪律,严密的一个战斗部队……毛泽东说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就预示着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会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会达到自己胜利的目标。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陈雪薇
(1)材料一中的“开天辟地”指的是什么?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  2015年1月,遵义市将迎来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2014年4月11日下午,遵义市委宣传部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召开了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重点影视题材座谈会。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联、小马奔腾壹影视发展公司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并结合主题构想,纷纷献计献策。
——当代先锋网
(2)依据材料及所学,指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以及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
材料三 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所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
(3)材料三中的“伟大转折”指的是什么?这次大会有何历史意义?(4分)
(4)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技术成就斐然, A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86年3月,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并立刻作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复,这就是 B的来历。
材料二: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C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 D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依据材料请回到: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填空(8分)
A B
C D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代表企图把中国代表视为根本不存在。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当时命令美国代表团成员不许同共产党中国的代表团成员握手。……周恩来总理见杜勒斯进来了,准备上去同他握手。他一见到周总理,马上转头便跑。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在北京着陆后,他和他的夫人走下舷梯,主动将手伸向周恩来。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200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奥巴马,祝贺他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胡锦涛在贺电中表示,中美两国在事关人类福祉的一些重大的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的共同责任。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以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1)依据材料一判断当时的中美关系怎样?
(2)材料二中的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什么意思?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促使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中美两国政府关系?

分析探究:
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某校拟举办一次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1)西藏问题专题
①唐朝时西藏称、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②元朝时中央设管理西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③清朝时确立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一同管理西藏。
(2)新疆问题专题
①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是今新疆地区纳入中央管辖的开始。
②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的叛乱;清朝时还设立了
将军管理今新疆地区。
(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沿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危害很大,清统治者还从文人的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加以迫害,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明清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的统治政策是哪些?这些政策对中国有何严重的消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图(1)宋代《货郎图》图(2)北宋“交子”铜版拓片 图(3)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2)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3分)
(3)康乾盛世时期,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对外紧闭国门,故有人说“康乾盛世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