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
|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
| C.为观察Mg条在CO2中的燃烧,在一个底部铺有少量玻璃棉的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
| D.用干燥且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测pH值 |
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2.4ax/b | B.11.2ax/b |
| C.5.6ax/b | D.2.5ax/b |
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有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②和③ | B.②和① | C.③和① | D.④和① |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则此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
| A.Cu Zn HCl | B.Zn Cu CuSO4 |
| C.Cu Zn CuSO4 | D.Cu Zn ZnCl2 |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被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D>A>B>C
C.C>A>B>D D.B>C>A>D
在铜制品上的铝制铆钉,在潮湿空气中容易腐蚀的原因可说明( )
| A.形成原电池,铝作负极 | B.形成原电池,铜作负极 |
| 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经导线流向铜 | D.铝铆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