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 ℃时,BaCO3的溶度积Ksp=2.58×10-9,BaSO4的溶度积Ksp=1.07×10-1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当溶液中c(Ba2+)·c(SO42-)=1.07×10-10时,此溶液为BaSO4的饱和溶液 |
| B.因为Ksp(BaCO3)>Ksp(BaSO4),所以无法将BaSO4转化为BaCO3 |
| C.25 ℃时,在含有BaCO3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滴入少量Na2SO4溶液后有BaSO4沉淀析出,此时溶液中c(CO32-)∶c(SO42-)≈24.11 |
| D.在饱和Ba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固体,可使c(Ba2+)减小,BaCO3的溶度积不变 |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
|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
|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
|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 |
甲 |
乙 |
丙 |
| ① |
CO2 |
SO2 |
石灰水 |
| ② |
HCl |
CO2 |
石灰水 |
| ③ |
CO2 |
SO2 |
Ba(NO3)2 |
| ④ |
NO2 |
SO2 |
BaCl2: |
| ⑤ |
CO2 |
NH3 |
CaCl2 |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5KClO3 + 6P=3P2O5 + 5KCl ,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 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
| C.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
| D.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
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
|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
|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将a L(标准状况)CO2通入100mL 3mol·L-1 NaOH溶液中,下列各项为通入CO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a =3.36时,CO2 + 2OH- = CO32- + H2O |
| B.a =4.48时,2CO2 + 3OH- = CO32- + HCO3- + H2O |
| C.a =6.72时,CO2 + OH- = HCO3- |
| D.a =8.96时,3CO2 + 4OH- = CO32- + 2HCO3- +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