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CuSO4溶液时,若必须达到以下三点要求:①阳极质量减少,②阴极质量增加,③电解液中c(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
A.含Zn、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
B.用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
C.用石墨作阳极,惰性电极(Pt)作阴极 |
D.用纯铜作阳极,含Zn、Ag的铜合金作阴极 |
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 | B.一定是ⅡA族元素 |
C.一定是过渡元素 |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 |
从某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反映出()
A.质子数和中子数 | B.中子数和电子数 |
C.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 D.质量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1mol H2 (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吸收241.8 kJ热量
B.甲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2 mol气态水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C.乙表示常温 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
温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D.乙图中起始时H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HB
Na2CO3 水溶液中存在CO32—+ H2O HCO3—+OH—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 |
B.通入![]() |
C.升高温度,此平衡常数增大 | D.加入NaOH固体,![]()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观察能否恢复原色 |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
B |
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有黄色沉淀出现 |
证明 Ksp(AgI) > Ksp(AgCl) |
C |
向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稀NaOH溶液,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
D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红色褪去 |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