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 元素 |
相 关 信 息 |
| X |
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
| Y |
Y元素的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4s1 |
| Z |
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 |
| W |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
(1)Y离子半径 Z离子半径(选填“>”、“=”、“<”)。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一个XY2的分子中存在 个σ键,____________个π键。
(3)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 ,键长较长的是 。
(4)向WYO4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观察到溶液由天蓝色最终变为 色。反应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 。
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 B.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
| C.装置D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 D.为防止装置D中发生倒吸,可以改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氮气 |
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体积比5∶16∶4) |
| B.NH3、NO、CO2(体积比5∶8∶12) |
| C.NH3、NO2、CO2 (体积比3∶8∶4) |
| D.NO、CO2、N2(体积比8∶12∶5) |
下列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等于2 mol的是
| A.1 mol Al与含1mol H2SO4的稀硫酸溶液反应 |
| B.1mol Cu与含4mol HNO3的稀硝酸溶液反应 |
| C.1 mol MnO2与含2 mol H2O2的双氧水反应 |
| D.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
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
| B.装置②装满水后由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 |
| 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收集NO2 |
| 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 |




①②③④
保存下列试剂时,不需使用棕色试剂瓶的是
| A.NaHCO3 | B.浓硝酸 | C.氯水 | D.Ag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