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王太尉荐寇准》
王太尉(北宋时人)荐寇莱公(即寇准,北宋政治家,曾封莱国公)为相,莱公数短(这里为动词,意思是指出别人的缺点)于上(皇上。此指宋真宗赵恒)前,而太尉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太尉曰:“卿(对臣子的爱称)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太尉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隐瞒),益见其忠直(忠诚正直),此臣所以重准也。”上由是益贤太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谤讥于市朝( )
(2)上由是益贤太尉( )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卿虽称其美 |
B.皆朝于齐莱公数短于上前 |
C.臣之妻私臣臣在相位久 |
D.上书谏寡人者莱公数短于上前 |
翻译下面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与王太尉均善于劝谏,邹忌_______________劝说齐王,王太尉_______________打动宋真宗。
以现代人的角度,结合两文,就用人之道谈谈你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溯迎而上 | B.则素 湍绿潭吴广素 爱人 |
C.绝巘多生怪柏群响毕绝 | D.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
B.或王命急宣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D.故渔者歌曰既克,公问其故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山,突出了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的特点。 |
B.第②段写水,突出了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的特点。 |
C.第④段引用渔歌,突出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 |
D.第②—④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
江水又东①,迳②巫峡,杜宇③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④无恒故也。”(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东:向东流。②迳:通“径”,经过。③杜宇:古代传说中蜀国的国王,据说派人凿通巫峡。④居治:指政府机关所在地。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策之不以其道()⑵食之而不能尽其才()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才美不外现。深圳市政府今年两会上提出“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固巢养凤”的人才策略,请你结合文章的人才观,谈谈你对深圳这一人才观的认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举:__________(2)必先苦其心志其: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__(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
B.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
C.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
D.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尔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会宾客大宴()(2)高可二黍许()
(3)媵人持汤沃灌()(4)马无故亡而入胡()
(5)由是先主遂诣亮()(6)人恒过然后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