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王太尉荐寇准》
王太尉(北宋时人)荐寇莱公(即寇准,北宋政治家,曾封莱国公)为相,莱公数短(这里为动词,意思是指出别人的缺点)于上(皇上。此指宋真宗赵恒)前,而太尉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太尉曰:“卿(对臣子的爱称)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太尉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隐瞒),益见其忠直(忠诚正直),此臣所以重准也。”上由是益贤太尉。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讥于市朝(                    )
(2)上由是贤太尉(                    )
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于徐公卿虽称其
B.皆朝齐莱公数短上前
C.臣之妻私在相位久
D.书谏寡人者莱公数短于

翻译下面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与王太尉均善于劝谏,邹忌_______________劝说齐王,王太尉_______________打动宋真宗。
以现代人的角度,结合两文,就用人之道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6题。(10分)
范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显贵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②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其子而已。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常稔:靠近城市,常年丰收。②逮:达到。
.写出文中“范文正公”所指的人物姓名。(1分)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1分)
尝有志于是矣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2分)
(1)殁:( )(2)遗:( )
.说说“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的意思。(2分)
.短文记述了范文正公的什么事迹?(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
.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范文正公“义举”的敬重之情?请在这些句子下面画横线。 (多画不给分)(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中山:即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②盍:何不③患:祸患④垣墉:墙壁⑤病:坏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乞()(2)耳()(3)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非若所知也。
、老鼠祸害无穷,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老鼠的危害。( 2 分)
、读了这则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ll~15题。(10分)
一钱丢前程
江南某生,见书肆中一少年买《吕氏春秋》,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劾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错。急欲面陈。巡捕入禀,复传命日:“汝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做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劫贼乎?”
始悟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节选自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投刺:投递名片。②上台:上司,在此指江苏巡抚潜庵汤公。③挂弹章:写到弹劾书上。④劾:弹劾。⑤舛:错误。⑥探囊胠箧:探囊,掏口袋的意思;胠箧,胠(qū),从旁边撬开箱子的意思。这个短语泛指盗窃。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3分)
(1)适( ) (2)俟( ) (3)谒(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见书肆中一少年买《吕氏春秋》
.翻译下面句子。(2分)
始悟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从写法上分析,“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在文中的作用是埋下伏笔,江苏巡抚潜庵汤公“令某不必赴任”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读罢本文,选择任一角度,谈谈你的启发或感悟?(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l~15题。(10分)
私心
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②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而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②吏人奏记及便宜者: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③性质悫:悫,què,恭谨,诚实。④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方,打比方,比作;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⑤蕴藉:宽和,宽容。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3分)
(1) 称( ) (2) 或 ( ) (3)与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通过对短文的阅读,你觉得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2分)
.你认为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怎样做到公私分明?(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五年,无终子嘉父僮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日:“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诸戎,于是乎遂伯
                          (选自《国语·晋语七》)
【注解】①诸戎: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②五年:晋悼公五年,公元前568年。③无终:邻近晋国的戎族邦国名。子:春秋时对文化落后国家的君主的称呼。嘉父:无终国的国君。④孟乐:无终国的大臣。⑤魏庄子:即魏绛。⑥无亲而好得:无恩亲而且贪货财。⑦诸华:华夏,指中原地区文化发达的国家。⑧荐:聚族而居。⑨贵货而易土:重视财货而轻视土地。⑩震:恐惧。⑩遂伯:就称霸天下。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四邻莫不震动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 伐( ) (2) 鄙 ( ) (3)说 ( )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悼公听了魏绛的意见后,产生了怎样的结果?(2分j
.魏绛与邹忌的劝谏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谈谈。(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