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
年代 |
案件总数 |
长工案件 |
短工案件 |
雍正 |
1721—1740 |
40 |
19 |
21 |
乾隆 |
1741—1760 |
81 |
37 |
44 |
|
1761—1780 |
93 |
43 |
50 |
|
1781—1800 |
131 |
48 |
83 |
嘉庆 |
1801—1820 |
283 |
107 |
176 |
表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 )
A.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 |
B.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 |
C.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强音 |
D.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
B.开展洋务运动求强求富 |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
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打算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为题开展研究活动,你认为下列哪幅作品最具有参考价值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儒家学说 | B.造纸术 | C.印刷术 | D.指南针 |
下列对“经世致用”理解错误的是( )
A.为学应求务实 | B.重视实际学问,参加社会实践 |
C.学以致用 | D.诵读四书五经,求取科举功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