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75% |
25% |
俄国(1851年) |
93% |
7% |
美国(1851年) |
87% |
13% |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特别是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请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4分)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那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6分)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4分)
(3)按照材料四的研究角度,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如何进一步冲击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是指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哪四个城市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2)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是哪一年的哪次会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材料二美国、英国国家政体比较
材料三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
(1)材料二所反映的与美国和英国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4分)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6分)
(2)对照材料二,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4分)同一时期,哪两个国家也具有这些特点?(2分)并回答它们具有上述相似特点的共同原因。(4分)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越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战事毕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
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三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奏折
材料四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1)结合19世纪东西方的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鸿章提出要实现“自强”的途径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政外交有何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据此认识,又在洋务活动中采取了什么新对策?(10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共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5)据以上材料信息谈谈你的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获胜。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
|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
6.霍金(英国科学家) |
7.康德(德国哲学家) |
8.笛卡儿(法国数学、哲学家) |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
请回答:
(1) 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2)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激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生总统。
材料二
图1. 1804年罗马教皇为拿破仑加冕;图2.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材料二(图2)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4)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
(5)综上所述,华盛顿与拿破仑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