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表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交通通讯
7.23
6.43
6.18
6.15
5.61
6.03
批发零售
17.5
16.7
16.61
15.82
15.23
15.88
金融保险
2.73
3.71
4.04
4.65
5.94
8.31
房地产
7.82
9.62
9.63
10.24
11.47
11.31
社会服务
8.21
9.78
11.63
13.55
18.46
21.92
政府服务
11.35
13.08
15.95
14.97
14.43
11.0

 
请从表格中任意提取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儒家学说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等著名的观点,这两段话是哪两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
(2)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直到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确立其正统地位。当时,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采纳?最终动摇封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新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4)明末清初出现了三位思想家,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
IMFWB WTO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形成怎样的局面?指出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途径及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请写出时间对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3)在材料三所列的国际经济组织中,以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组织是哪一个?叫什么名称中国何时通过什么会议加入该组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
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此事有何重大意义?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列举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反映了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同时又和政权的维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封建政权为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政策?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两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为了克服危机,两国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各有何特点?
(3)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分别作出了什么主要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三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 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请回答:
(1)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民本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民生主张?
(3)材料三出自何处?根据材料回答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
(4)以上材料和分析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