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一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二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三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有一植物只有在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已知一株开紫花的植物自交,后代开紫花的植株180棵,开白花的植株142棵,那么在此自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
A.2种 | B.4种 | C.8种 | D.16种 |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 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B. C.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雌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F1的染色体情况为:
A.6+X和6+Y | B.6+XX和6+XY | C.6+XXX和6+XXY | D.A和C |
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雌雄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卵中R和r及精子中R和r的比例是( )。
A.卵细胞:R∶r=1∶1,精子:R∶r=3∶1 | B.卵细胞:R∶r=3∶1,精子:R∶r=3∶1 |
C.卵细胞:R∶r=1∶1,精子:R∶r=1∶1 | D.卵细胞:R∶r=3∶1,精子:R∶r=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