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中国发布南海问题立场文件,强调各方应当开展对话,寻求合作,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这体现了(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B.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
C.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D.我国在全球性重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
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下列对“微公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公益”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
B.“微公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C.“微公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
D.“微公益”是在践行文明风尚 |
网海深几许,雷语无重数。网络不仅造就了“羡慕嫉妒恨”、“神马都是浮云”这样别具特色的网络热语,也使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遭遇尴尬和道德冲突。为此,我们应当()
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鉴别能力
②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将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人生追求
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③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②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火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其中钻木取火这项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大地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海南岛的黎族地区却保留至今。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技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现在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表明()
①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钻木取火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