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 C.山地针叶林带 | D.热带荒漠带 |
推测乙地附近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 A.终年高温——纬度位置、洋流 |
| B.终年少雨——大气环流、洋流 |
| C.气温年较差小——海陆位置、地形 |
| D.干湿季分明——大气环流、地形 |
该国沿海河流
| A.流量大,流速快 | B.流程长,无结冰 |
| C.季节性河流为主 | D.水力资源丰富 |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7~10题。
图示海峡
|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
|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
| C.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
| D.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
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有结冰现象 |
| B.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
| C.有冬汛 |
| 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
甲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
| A.石油 | B.磷酸盐 | C.黄金 | D.铝土矿 |
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
| A.棉花 | B.天然橡胶 | C.椰枣 | D.油橄榄 |
世界上某海岸景观: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海湾常深入内陆且崖壁陡峻。据此回答4~6题。以上海岸景观分布在
| A.中国东部 | B.智利中部 | C.挪威西部 | D.印度西部 |
下列关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中,与以上海岸的成因相同的是
| A.东中西三大地形区纵向排列 | B.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
| C.疆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 | D.中央大平原北部湖泊星罗棋布 |
该海岸地带最适宜的经济活动是
| A.渔业 | B.盐业 | C.牧业 | D.农业 |
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1-3题。
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1月 | B.3月 | C.6月 | D.9月 |
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28° | B.42° | C.48° | D.62° |
考察船到达B地时,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 B.1100千米 |
| C.2330千米 | D.4660千米 |
读表中数据,完成下面2题.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 坑塘 |
|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
|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
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 D.湿地面积减少 |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读图,回答下面2题。 
跨国公司将汽车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
| B.跨国公司所在国汽车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 |
| C.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 |
| D.汽车工业的迁出地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
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移出,肯定会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
|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
| 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 |
| 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