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北部某地产薯蓣(yù),味甘,性温平,蕴含十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其生长对土壤、气候、海拔等有着严格的要求,是轮作植物。以前,薯蓣产量的95%以上都是靠人工挖掘、直接卖的方式零售,而用于加工的不到1%。2010年起,该市开始大力发展薯蓣的研发推广和规模化生产实践,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薯蓣总产量翻十倍。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关于薯蓣的种植,材料表明( )
A.营养成分高的农产品都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 |
B.营养成分高的农产品都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丰富 |
C.过去,薯蓣的商品率较低 |
D.过去,薯蓣的商品率较高 |
一直以来,制约该市薯蓣规模生产的瓶颈是( )
A.薯蓣的生长环境恶劣 | B.劳动力不足 |
C.缺乏生产经验 | D.缺乏消费市场 |
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后( )
A.薯蓣的单产量大幅度上升 | B.拉动薯蓣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
C.薯蓣由过去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 D.薯蓣的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
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图中代表非洲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按主导因素划分,与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一致是 ( )
A.啤酒厂 | B.水产品加工厂 |
C.电子装配厂 | D.炼铜厂 |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
C.以航空运输为主 |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
A.环渤海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 | D.中、西部地区 |
读下列“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 |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
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 | B.市场 | C.动力 | D.劳动力 |
下图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 B.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 |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
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A.老龄化严重 | B.热岛效应加剧 |
C.就业压力增大 | D.土地供应紧张 |
读图,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降水量过多,洪涝灾害频发 |
B.乙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
C.甲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D.乙地农业生产不合理灌溉易引发土地盐碱化及湖泊面积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