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某区域图概况(图甲);
材料2: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图乙)。
(1)图中大运河与800 mm等降水量线交点的东西两侧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1990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的增减变化有什么特点?导致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3)河口地区一般都有大城市,如上海、广州,但黄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大城市?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表示变质作用的是。(4分)
(2)在a、b、c中,a表示的岩石的名称是,b表示的岩石名称是。(4分)
(3)在a、b、c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4分)
(4)简要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4分)
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粗细不均的沙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沙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4分)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4分)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2分)
读自然界的两种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火山喷发能加剧地球升温,有人说火山喷发会使地球降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并简述理由。
(2)图中①②各表示哪种地质作用?请各举一例说明其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活动能加快图中所示的两种物质循环过程,各举一例说明。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含义是:A:、E:、G:风化作用、L:、F:、、S:固结成岩作用、W:、M:。
(2)试比较喷出岩与侵入岩的异同。
(3)结合本图,总结哪些地质作用可以形成哪些类型的山地。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甲图:某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2:乙图:甲图中河流侵蚀基准面变化示意图。
(1)这种地貌是根据半岛上的高原名字命名的,该半岛所在地区的植被都具有特征,形成原因为。
(2)图中河谷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其形成原因为
。
(3)我国境内这种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地区,该地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避免哪些问题?
(4)根据乙图回答:此图表示侵蚀,如果图中侵蚀基准面上升,水流搬运泥沙能力(增强或减弱),河流发生(侵蚀或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