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

A.a、b、c B.b、a、c
C.a、c、b D.c、b、a

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A.劳动力过剩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出生率较高 D.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120°E B.20°S,60°E
C.20°S,0° D.20°N,180°

此日可能为()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此日,赤道上东、西半球位于夜半球的经度范围之比为( )

A.1:17 B.17:1 C.1:5 D.5:1

该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折线表示四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个地方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四个地方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H6月10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四地中最接近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所给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冬季风 D.我国的夏季风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A.① B.② C.⑤ D.⑥

该图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A、B两地的气压类型是()
A. A是高压,B是低压 B. A是低压,B是高压
C. A、B都是高压D. A、B都是低压
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 000、1 008、1 016、1 024、1 032,那么A、B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A.32<P<48B.39<P<40 C.31<P<32 D.47<P<48
此季节,图中C点的风向及气候特点是()

A.东南风,高温多雨 B.西北风,低温少雨
C.东北风,低温少雨 D.西南风,高温多雨

我国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9~11题:
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冷高压过境 ④寒潮过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二伯家在麦田边点燃柴草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中的凝结核,利于降水的形成
B.增加烟雾,加强大气的反射作用
C.增加大气中的CO2,加强大气的逆辐射
D.给大气加热,提高气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