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纵轴表示太阳高度,AB为晨昏线,ANB为经线圈的一部分,其中N为北极点,经线NA为100°E,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10°N,100°E B.10°S,100°E
C.10°N,80°W D.10°S,80°W

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B.1:20
C.12:00 D.5:20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2为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下列产业布局与甲、乙两类工业的区位布局要求分别相符的是( )

A.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船运中心上海将建迪斯尼乐园
B.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宝钢建于上海
C.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D.在武汉建棉纺厂在温州建鞋、帽批发中心

目前丙类工业分布转移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D.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24—25题。

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水稻②春小麦③冬小麦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玉米③咖啡④剑麻
C.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黄麻
D.①油棕②甘蔗③棉花④高粱

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单产高,商品率低

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解。如: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21—23题。

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回答19~20题。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图B中曲线能反映图A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某城市及某郊区土地利用图”。该城市位于116°E,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75°26′。据此回答17--18题。

该城市计划在①②③④处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①处建机修厂 B.②处建水泥厂
C.③处建电视机厂 D.④处建化工厂

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加工工业
②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地区发展粮棉基地
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