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经过论证,该城市在⑤处布局了一个大型仓储区,主要理由是该处
A.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
B.环境优美,污染较轻 |
C.地形平坦,工程量小 |
D.方便职工上下班 |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绿地面积减少 | B.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C.城市人口增加,住房紧张 |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
下图是“2005—2010年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据图可知()
A.贵州迁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B.福建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
C.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 |
D.安徽的人口机械增长为负值 |
下图是“1959年-2009年秦岭北坡某河流域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径流深度变化”,可知该流域
A.秋季干流水面达最宽 |
B.径流量与降水量成正比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植被破坏明显 |
畜粪是牧区常用生活能源,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牧区
A.牲畜病害增加 | B.能源资源匮乏 | C.土壤肥力降低 | D.大气污染严重 |
若以地球为中心,可视为太阳沿黄道绕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其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图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注:天赤道是赤道平面的延伸)本次月考期间(9月19-20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太阳处于甲、丙位置时()
A.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
B.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
C.日地距离相同 |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