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读“环渤海经济圈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优势条件。
(2)目前图示沿海地区正大力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3)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该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试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
土层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
(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选择__________的地基,避免_________。
(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1)运用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归纳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         
                                    
(2)结合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人为因素加剧了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程度
(3)南水北调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它是通过对水循环中的 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
(4)利用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其优点是降低了投资成本;其不足之一是:当沿岸局部地区潜水位 (低于或高于)输水河道的水位时,该地区会出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问题。
(5)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保障该工程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这四大盆地的气区全部分布在我国中西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西气东输的主干线是由塔里木至上海的4200千米管道,它西起新疆的轮南油田,经甘肃武威、宁夏干塘、陕西靖边、山西长治、河南郑州、安徽淮南、江苏南京等,最终到达上海市区。
材料二:下图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分布示意图。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按能源的分类,天然气应属于:()
①来自太阳能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③可再生能源
④非再生能源⑤常规能源⑥新能源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 D. ①④⑤
(2)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变化反映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3) 在天然气分布丰富的四大盆地中,即将建成我国西部石油工业基地的是_____________盆地。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资源,对西部地区的主要意义是:

(5)开发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对东部地区有何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是A:B:
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2)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地区,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