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句谚语:“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在这句话中,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是( )
A.自我观察法 | B.相互比较法 |
C.科学鉴定法 | D.自我反省法 |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
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 |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 D.宽容他人,不利自己 |
孔子提出“仁”的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爱人”。在孔子看来,要“爱人”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意思是说
A.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可以送给别人以发挥它的价值 |
B.自己不想的事,也强迫别人不能去做 |
C.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力强加给别人 |
D.自己不想做的事,强迫别人一定要去做 |
受人尊重的奥秘是
A.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
B.突显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 |
C.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
D.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
右边漫画《抄》反映了部分同学
A.缺乏诚信品质 |
B.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C.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D.注意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 |
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B.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
C.敬人者也,人恒敬之 |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