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世界日报》曾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之时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 D.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
| B.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 |
| C.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
| D.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
|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
某小组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浓度可代表麦芽糖或葡萄糖 |
| B.曲线④和曲线②的数值来源于同一组实验 |
| C.经过2min的反应,①②的反应速率相等且大于③ |
| D.三组实验中,代表化学反应活化能最低的是曲线① |
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变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说明:a—未加入乙醇时,该酶的反应速率与底物甲醇浓度的关系;b—加入乙醇后,该酶的反应速率与底物甲醇浓度的关系。Vmax—最大反应速率,[S]—底物甲醇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