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量子卫星关键部件的研制成功、第四代核电核心技术的攻克、超强超短激光器实现1千万亿瓦输出、中国临空飞行器试验成功”等2014年重大科技成果在让国人为之骄傲的同时也为我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这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有力证明了( )
A.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B.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C.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
由俄罗斯承建的伊朗首座核电站于2010年8月21日正式投入运营。核能一方面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如核泄漏和核辐射甚至核战争。从辩证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体现了 (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矛盾具有两面性
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④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 |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这句话体现了( )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深圳在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桃源模式”。所谓“桃源模式”,就是将“一格三员”(把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络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综合协管员、一名社区工作站职员、一名街道挂点科室工作人员)工作机制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运作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进行统一整合,实现精细化的社会管理。“桃源模式”告诉我们 ( )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这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读右侧漫画《今版孔明“借东风”决策图》。“借东风”故事新解启示我们 ( )
①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③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④要相信和依靠包括脑力劳动者在内的人民群众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2010年7月1日,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从厦门启程,前往北冰洋区域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科学考察将围绕“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理”和“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来进行综合考察,以寻找驱动北极海冰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预测北极生态系统的变化、评估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关对策。从哲学上看,材料体现了( )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②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