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我国从2012年6月开始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5大类家电产品,给予消费者不同金额的节能补贴。这一政策将加快我国家电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提升节能产品的生产比重。我国采取这一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消费与生产相互决定 ②消费需求引导生产 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④价格调节生产规模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
C.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商品的质量 |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漫画《卡奴》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个人消费要量入为出,反对透支消费 | B.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 |
C.透支消费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 D.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 |
2012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较大,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 ④消费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