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
|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
|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
|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
|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
2015年7月18日,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New Horizons)探测器发回冥王星更多的图像,包括这个矮行星的奇特冰封的平原视图。这表明()
| A.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被人发现,发明和利用 |
| B.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C.世界是可知的,科学实验可以推动认识的发展 |
| D.真理是客观的,先进的认识工具是保证其正确性的决定条件 |
诗讲究用诗的眼睛、诗的耳朵、诗的心灵、诗的情态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这是诗外的功夫——“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 B.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
|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
| D.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决定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2015年春运工作结束了,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7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2,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春运期间面对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人们作出了如下选择
| 人们所持观点、原则 |
占调查总人数百分比 |
| 利己但不损人 |
44.9 |
| 先人后己,助人为乐 |
32.8 |
| 先人后己,尽量兼顾 |
21 |
| 只要利已,不顾他人 |
1.2 |
以上的选择结果表明()
①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严重泛滥
②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
③多数人坚持了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利他与利己,可以实现共赢
A.②③B.②④C.①④D. ②③④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江西省举办“最美教师”宣传发布活动。全省共有10名优秀教师入选“最美教师”光荣榜。他们的事迹于平凡中见伟大,简朴中见激情,细微中见境界,体现了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为我省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十位最美教师身上的美德()
①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
③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奉行的道德规范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