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 的尴尬。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专家指出,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伴随着她们文字的消亡,伴随着对母语情感的淡化,这是文化层面的危机。所以在这个历史当口,我觉得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有意义的。但某位诗人却认为,节目中考了一些太生僻的汉字,生活里很少用到,节目强调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是“一场幽怨的复辟”。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汉字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春节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也叫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材料二: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材料三:要说羊年春节最火的什么,那无疑是抢“红包”!羊年春晚最大的国民行为是抢红包。马云、马化腾利用一个小小的手机红包就把央视举全国之力、精心准备半年之久的新民俗“春晚”给打败了!有人说:红包秒杀传统一切广告形式的秘密就是体验、就是参与感、就是连接!这是互联网产业最具优势的地方。在中国最强势的超级广告平台春晚的直接带动下,微信支付、支付宝伴随着红包迅速向全民普及渗透,腾讯、阿里巴巴做了一个做梦都会笑醒的广告。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对全民抢“红包”现象谈谈你个人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三,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说“腾讯、阿里巴巴做了一个做梦都会笑醒的广告”?
(3)“红包”如何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你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就发“红包”提两点建议。
材料一:湖北省2013年提出,到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比2010年翻一番,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湖北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武汉市“一城独大”,其经济影响很难覆盖到全省各地,尤其是鄂西北、鄂西南地区。而肩负着辐射带动鄂西南和鄂西北发展重任的宜昌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还比较不足,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有人说,湖北经济武汉是鸟头,宜昌和襄阳是鸟的两翼,这只大鸟究竟能飞多高,一定意义上更取决于两翼的力量。二是科技优势“应优不优”。湖北作为科教大省,拥有12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开发机构、132万研发人员,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然而科教转化经济的效率低,产业衔接应用不够,产学研深度结合机制有待突破。科教优势仍然停留在要素优势阶段,未能直接体现为生产力。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县城经济总量偏小,缺乏强县支撑;产业层次偏低,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县域群众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经济观察报》撰文指出:2014年众多行业在企业数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埋下隐忧。见下图
材料三:要解决产能过剩状况,需要借鉴一个“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如下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政府职能和原则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我省科技资源在转化生产力中“应优不优”问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我国产能过剩的经济原因?结合材料三中的公式,指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要合理调控哪些要素(列出2项),说明这些要素在化解产能过剩中起到的作用。
实践与探究
2015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举了个事例:“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简直是笑话!老百姓办个事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借此,会议进一步讨论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
(1)你如何评价事例中该政府的这一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至少写出2点。
(2)请你写一份《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建议书》,运用所学知识,列出相关要点,至少列出3点。
2015年起,“点赞中国”栏目将每月盘点“点赞人物”,以弘扬核心价值观,带动更多的人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从雷锋到郭明义,从张华到陈群,虽处于不同的年代,却总有人在创造着同样的“传奇”,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透过“点赞人物”,我们看到了道德血液的流淌,我们触摸到了核心价值观的脉动,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精神的洋溢。
材料二:“点赞人物”恰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更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为他们点赞,因为他们代表了大多数人追求的真善美,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正能量。他们值得我们点赞,因为他们的故事标注着时代价值,他们的人生贯穿着中国精神。
(1)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说明我们为“点赞人物”点赞的依据。
(2)“点赞人物”温暖人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你就如何向“点赞人物”学习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但“188人创业,95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都是没有用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回答:
(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
(2)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