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的调节机制(“+”代表促进、“-”代表抑制)。请回答:
(1)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的 调节。
(2)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被灭活。
(3)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吗啡、海洛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如下表。
组别(人数) |
平均年龄(岁) |
吸毒(年) |
吸毒量(g/d) |
LH(mlu/ml) |
FSH(mlu/ml) |
T(mlu/ml) |
健康者(30) |
23 |
— |
— |
4.65 |
6.3 |
6.51 |
吸毒者(17) |
32 |
平均4 |
平均1.5 |
1.44 |
2.86 |
4.08 |
Ⅰ.据表可知,吸毒者在上图中会减弱的过程是 (填序号)。
Ⅱ.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可将吸毒者体内 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 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Ⅲ.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 过程异常。
Ⅳ.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下丘脑的 受损。
Ⅴ.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其中合理的质疑是( )(多选)
A.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有较大差异
B.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有差异
C.吸毒者间吸毒史有差异
D.吸毒者间吸食毒品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②所示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认为引起④过程的因子,可分为三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F→G→H过程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4)⑥所示的过程叫________,形成的G叫____________⑦所示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同学在完成“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
(1)请改正报告中的3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___。①取材时间②根尖培养温度③解离时间长短④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⑤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如图表示一农田中一昼夜温度变化曲线I,光照强度变化曲线Ⅱ,植物吸收CO2的变化曲线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中的绿色植物是_____养型生物,细菌中的硝化细菌也是这种类型,该种细菌能将______氧化放出的化学能用来制造有机物,该种作用被称为_____________
作用。
(2)曲线Ⅲ与时间轴交点c、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一天中,植物从_________点开始积累有机物,__________点停止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含量最多是_____________点。
(4)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项措施)
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 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 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 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注:O为S型菌落,为R型菌落);
C. 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下图)。
I
①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人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
③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④从你现有的知识分析,“R型菌变成S型菌”这一变异属于_________,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 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0请利用DNA酶(可降解DNA)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菡的物质是DM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碰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标号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出实验结论: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结构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小麦中,黑颖品系和黄颖品系杂交,F1全是黑颖,F2的分离比是:黑颖12:黄颖3 :白颖1。请据此分析回答:
(1 )控制小麦颖色的基因有______对,符合______定律。
(2) 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白颖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
(等位基因用A、a; B、b表示)
(3) 为了进一步确定以上判断,可进行测交,即用题中的______和______杂交,若测交结果为____________,则证明以上判断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