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虽然已经辞世,却给全世界留下了难得的精神财富。
可以说,乔布斯开创了一个靠创意推动的时代。这启示我们必须
①超越书本知识,否定理论权威
②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③关注科学现状,树立批判精神
④培育问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今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
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从2009年起已逐步推开,2020年前将基本实现全
覆盖。从认识论看,这一过程体现了
A.矛盾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过程 |
B.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
C.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发展过程 |
D.事物由曲折到前进的发展过程 |
当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用理论指导实践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层面全面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能更好地指
导人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观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
C.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 |
D.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