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
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 |
C.pH=c时,e点为0 |
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 |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
基于对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理解,你认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C.自然选择的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它的基因型 |
D.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杂合体的频率等于两个等位基因频率的乘积的两倍 |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
B.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
D.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均用到盐酸
B.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的同时,可以观察到染色体
C.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观察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