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24日,由于天气状况骤然恶化,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在南极洲沿岸被厚冰困住。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前往施救。2014年1月2日,因气象、水文条件的变化在俄罗斯科考船上的人员成功转移后准备撤离时,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也被海冰困于东经144°25′、南纬66°39′的位置。受困时,“雪龙”号船头朝向西北方向(北偏西20°)。在多方努力下,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和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分别于1月7日和8日成功脱离困境,冲出重冰区,驶入清水区。图甲和图乙分别为“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受困和我国“雪龙”号科考船被困照片。


材料二 俄罗斯远东水文气象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局提供的“雪龙”号科考船所在海域的风向变化。

日期
1月6日
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脱困前,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距离图2照片中四海区最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月4日,“雪龙”号科考船被困海域还在刮强劲的东南风,据观察,其东南方向约5千米处有一冰山.关于该冰山漂移的动力、方向及对“雪龙”号科考船的影响等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主要来自盛行西风,向东南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不构成威胁
B.动力主要来自极地环流,向西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可能构成威胁
C.动力主要来自东南风,向西北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不构成威胁
D.动力主要来自西风漂流,向东漂移,对“雪龙”号科考船可能构成威胁

海域冰情变化对船只突围脱险至关重要,国内海洋专家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来准确把握“雪龙”号科考船所在海域的冰情变化:

A.对卫星遥感信息成果分析判断 B.对人工观测所获数据进行分析
C.对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 D.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查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遥感的主要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 (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N、80°E)。据此回答问题。
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

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 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倍

读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 000,则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长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B.土壤 C.交通 D.科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