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实现了“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即创建“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和市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的广泛覆盖。这一举措( )
A.拓宽了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的渠道 |
B.有利于人大代表积极地行使提案权和决定权 |
C.有助于人大代表有效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
D.确保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
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说明了()
①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②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规律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生不同的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 B.日出东方 | C.新陈代谢 | D.万有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