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并在自己的理论结构中包含某种世界观因素;哲学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并反过来给科学以影响。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附属物和衍生品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07年9月,慈善推手怀望行为白血病人募捐引起社会关注。叶启明(网名怀望行)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多次用他的点子开展慈善推手活动,为白血病人发动募捐。这种经过策划后的慈善行为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引起了争议,有人说他炒作,有人赞扬他创意了民间慈善的新形式。上述材料说明
①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新华社2007年8月25日电,“重城市,轻职业”的价值取向使得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大城市集中,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则少人愿去、愿留。这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
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的
③只有优越的工作条件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漫画《“奖品”》启示我们
| A.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
| 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
| D.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2007年8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专程拜会了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称日本战犯“无罪”的印度法官拉达比诺德·帕尔的后人。安倍说,帕尔法官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表现出“高贵的勇气”,“至今赢得许多日本人的尊敬”。这表明
A.错误的价值观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
c.由于利益立足点不同,有的人可能会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与否,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2007年8月7日,民政部发布的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公告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事件466次,发生频次远高于2006年同期,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受灾地区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人类的活动导致极端天气频发。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认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 |
| B.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
| C.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危及自然 |
| D.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