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 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从功能上分,应选用 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 和 。
(3)接种后,应密封培养的原因是 ,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 ,此时选取 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进行 。取0.2mL样品,用 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200、180、22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 个/mL。该统计结果 (低于、高于)实际值。
下图表示一个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几个生理过程。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B、C、F分别代表物质、、,物质C从场所Ⅲ进入场所Ⅰ至少需要通过层生物膜,物质B产生的部位是场所I中的。该植物根部主要通过方式吸收物质A。
(2)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此放射性最先出现在体内的[]物质中。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酶1~4中,人体细胞内不具有的酶包括。
(3)若用仪器测定,发现该植物的叶肉细胞既不吸入也不放出C,此时说明。
cry是能编码一种毒蛋白的抗虫基因。研究人员将cry基因转入水稻的核基因组中,构建并选育出一株抗虫水稻。请回答:
(1) 要确定水稻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即染色体型,可对处于有丝分裂期的水稻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和排队。要确定cry基因是否已在水稻细胞中表达,可用带荧光标记的毒蛋白抗体进行检测,如在细胞的部位出现荧光,说明毒蛋白已被成功翻译。翻译时,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携带加到肽链上,直至核糖体到达mRNA上的,多肽合成结束。
(2) 将得到的转基因水稻在一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自交,发现从第6代开始水稻的抗虫能力逐代下降,推测昆虫主要是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了对毒蛋白的解毒能力。经20代种植后,发现田间某些杂草也获得了抗虫能力,推测这些杂草主要是通过获得了抗虫基因。
(3) 已知不抗倒伏(A)对抗倒伏(a)为显性,抗虫(B)对不抗虫(b)为显性。上述各代水稻均不抗倒伏且水稻中的毒蛋白含量基本相同,则该水稻抗虫基因的基因型为。现欲以该不抗倒伏抗虫水稻为一亲本,抗倒伏不抗虫水稻为另一亲本,用单倍体育种法选育抗倒伏抗虫品种,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并作简要说明。
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最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_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_ (填"C "、“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b点处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特点是。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和。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和b点分别向____和移动。
(3)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___(填“较多”、“较少”或“不变”)。
(4)图乙装置中,把盛水玻璃柱隔在灯与试管之间,能够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②。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实验一 |
亲本 |
F1 |
F2 |
||
雌 |
雄 |
雌 |
雄 |
||
红眼(♀)×朱砂眼(♂) |
全红眼 |
全红眼 |
红眼﹕朱砂眼=1﹕1 |
||
①朱砂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遗传。
②请用遗传图解解释F1随机交配得到F2的过程:
③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休上的基因E、e有关。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 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二 |
亲本 |
F’1 |
F’2 |
雌 |
雄 |
雌、雄均表现为 红眼﹕朱砂眼﹕白眼=4﹕3﹕1 |
|
白眼(♀)×红眼(♂) |
全红眼 |
全朱砂眼 |
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F’2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那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个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