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桉(喜光耐旱的高大乔木)和蛤蒌(常生长在树林中半阴处)均为湛江地区常见的植物。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细叶桉的是曲线 。
(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3)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则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将 。
(4)某科研人员研究了细叶桉凋落叶对蛤蒌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研究结果表明: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速率,依据是 ;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由于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 的利用下降。
(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细叶桉对当地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蛤蒌幼苗的影响相同。若在湛江不加限制地大面积种植细叶桉,可能会影响湛江当地生态系统的 。有人提出,可在细叶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细叶桉人工林群落中物种的 。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爆发了非典(
)、情流感、甲型
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非典、禽流感、甲型
流感的病原体属于病毒,它们的结构简单,由和组成,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生物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
甲型
流感病毒属于混合型重组流感病毒,此病毒发生重组的是。
某同学参加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绘制了病毒增殖的示意图,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⑤①②③④ |
C. | ①⑤②③④ |
D. | ①⑤④②③ |
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传染病 |
主要传播方式 |
非典 |
接触传播 |
乙肝 |
|
艾滋病 |
体液传播 |
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
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见右图)。图中曲线在
点钱快速上升的原因是a点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形成了。
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会选择服用抗生素。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
甲型
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墨西哥人为提醒人们预防甲型
流感,给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见右图)。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写出除此以外另两个预防措施。
24.下面甲图为牛(2N=60)的一对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等位。在研究中发现,牛的雌雄中均有有角和无角存在。
(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牛的有角和无角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2)乙图为牛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肯定不属于Ⅱ2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是 (填字母代号)。
(3)雄牛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4)牛的单倍体基因组应该测定 条染色体。
(5)在一封闭饲养的有角牛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角牛产生的两头仔牛中,有一头无角雌仔牛,且无角牛终生无角。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角的遗传特性,让无角牛回交(与亲本中的有角雄牛杂交),回交后代雌雄牛中有角和无角均有,且比例接近于1:1。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该无角牛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该变异最可能是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结果。请你写出科研人员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
(6)牛的毛色有栗色和黑色两种。由细胞核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牛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牛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牛和多头黑色母牛交配,
①如果后代小牛毛色均为栗色。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如果后代小牛毛色有栗色的,也有黑色的。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23.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而生存,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4,w为0.6。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 ___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 ___。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 理由是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 理由是
22.(9分)一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四号飞船上举行了,“新人”之一是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新人在“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诞生。
(1)若用此方法来获得H1N1抗体,则应采用 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 。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起源 细胞,其中T淋巴细胞在胸腺成熟。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 ,其实质是 。
(3)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 分裂方式大量增殖。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淋巴细胞相比有何特点? ;要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在制作装片过程中可用一定浓度的 染色。
2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 ;ABC构成
乙图是 ;ABC构成 。(2)有一图中缺少一个重要的箭头,所缺箭头位置是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4)图中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最主要靠 (生理过程)
(5)若想增加图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应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