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有脱落率是因变量 |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
C.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脱落率 |
D.据图可推知生产上喷施高浓度乙烯利能降低脱落率 |
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表现型 |
蓝眼 |
绿眼 |
紫眼 |
基因型 |
A_B_ |
A_bb、aabb |
aaB_ |
现有蓝眼蛙与紫眼青蛙杂交,F1仅有蓝眼和绿眼2种表现型.理论上F1中蓝眼蛙:绿眼蛙为
A.3:1 B. 3:2 C. 9:7 D. 13:3
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X和X、X和Y分别为一对同源染色体,B、b分别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
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
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减数第二分裂正常.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
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4 |
与乙种一致 |
A.1、3 B.1、4 C.2、3 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