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
B.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
C.装置E下层呈现紫红色 |
D.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
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
①铝合金是正极 ②铝合金是负极 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Zn+Ag2O+H2O===Zn(OH)2+2Ag |
B.Pb+PbO2+2H2SO4===2PbSO4+2H2O |
C.Zn+CuSO4===Cu+ZnSO4 |
D.C+CO2![]() |
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
D.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
B.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
C.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
D.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