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m g的铜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铜反应完全),生成n L(标准状况)NO,则被还原的硝酸为
①63n/22.4 g ②n/22.4 g ③m/96 mol ④42m mol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O2②Al ③Al2O3④Al(OH)3⑤Na2CO3溶液
⑥Ca(HCO3)2溶液⑦NH4HCO3溶液⑧KHSO4溶液
| A.④⑥⑦⑧ | B.②③④⑥⑦ | C.①②③④⑦ | D.②③④⑤⑧ |
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
|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
| C.a=0.3 |
|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下列各组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Na2SO3溶液中,与Na2SO3不发生反应的是
①Na2O2和CO2②Al和NaOH溶液③MnO2和浓盐酸共热
④浓硝酸和铜片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 A.只有② | B.只有①② | C.只有①②⑤ | D.只有②④⑤ |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断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 B.加热分别盛有氯化铵和碘的两支试管,试管底部固体均减少,说明二者均发生升华 |
| C.Fe与稀HNO3溶液、稀H2SO4溶液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氯化银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③④ | D.只有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