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六安市霍邱县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16.5亿吨,在全国居第五 位,如右图是铁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是金属元素 | B.铁原子的电子数为26 |
C.铁由铁分子构成 |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下面对反应结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B.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C.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见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氯化钡
B.①酚酞 ②稀盐酸 ③稀盐酸
C.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稀盐酸
D.①石蕊 ②氯化钡 ③碳酸钠
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见图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图Ⅱ)。下面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
B. |
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
C. |
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 |
D. |
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
A.C→COB.H2O2→O2
C.BaCl2→Ba(OH)2D.NaCl→Na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