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仿照示例在“判断与解释”栏中回答有关问题。
理解与建构 |
判断与解释 |
例: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中子。 |
不正确,如:H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
练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
|
练2: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
练3:一种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一种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
|
练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其组成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 |
|
15%的H 2O 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 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 2O 2溶液制取O 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A. |
|
B. |
|
C. |
|
D. |
|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 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 |
①﹣Mg |
B. |
②﹣MgCl 2 |
C. |
③﹣H 2SO 4 |
D. |
④﹣Mg(OH) 2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
B. |
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
C. |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D. |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 |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
B. |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
C. |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
D. |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
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 |
② |
B. |
②③ |
C. |
①②③ |
D. |
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