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3年11月11日、2014年12月l日分别在波兰首都华沙和秘鲁首都利马举行。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波兰与秘鲁的国土面积相当
B.波兰北临北冰洋,秘鲁西临太平洋
C.利马位于华沙的西南方向
D.两国地形均以山地、丘陵为主

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利马召开的这一天

A.利马的白昼比华沙长
B.利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华沙小
C.利马的地方时比华沙早
D.利马的自转线速度比华沙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老
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

下列湖泊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湖泊与其入湖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长江三角洲地区吹东北风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④华北出现春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读图完成。

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读“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

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分布最为广泛
B.②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软下硬
C.③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
D.④景观中的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

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B.②景观中的地貌由风力堆积塑造形成
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据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4时消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读“浙江省永康方岩方山沿28°55′36″N剖面图”、方岩方山“赤壁丹崖”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丹霞地貌经历了一个不一般的地质作用过程,期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质作用过程正确排序的是()
①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②地壳水平运动;③流水侵蚀搬运;④重力崩塌;
⑤差异风化;⑥地壳抬升运动;⑦变质作用;⑧冰川作用

A.①⑥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⑦⑤④③ D.①⑧⑤④③

丹霞地貌典型的顶平、坡陡、麓缓组合可能是因为()

A.顶平:受垂直岩层控制 B.坡陡:受水平节理控制
C.麓缓:受风化堆积物控制 D.麓缓:受平缓流水侵蚀所致

丹霞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其中“曲溪两岸,奇峰林立”最可能出现在()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和东南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