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到他们自己的同盟。”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A.中国国民党 | B.中国共产党 | C.共产国际 | D.其他民主党派 |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以下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19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下图)。对该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民众团结的重要性 |
B.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 |
C.褒扬了爱国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
D.反映了五四运动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
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成立 | D.《临时约法》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