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
|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
| 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
| 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
下表是根据司马迁《史记》整理的历代统治者的治国之策。该记载反映了()
| 君主 |
秦武公 |
秦孝公 |
秦慧文王 |
…… |
| 措施 |
十年(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
……十二(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
……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
…… |
A.历代秦国统治者都穷兵黩武
B.秦朝对外战争致使民不聊生
C.郡和县在秦统一全国之前就已出现
D.秦灭六国得益于正确的战略战术
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 C.礼乐制 | D.九品中正制 |
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孤竹国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 A.定期朝见周天子 |
|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
| 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
|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 A.个人观念淡漠 |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
| C.宗法观念浓厚 |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
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国国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分封制逐渐瓦解 |
|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紧密 |
|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
|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