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首提经济“新常态”,11月两次再提“新常态”并要求全社会要适应“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指在我国三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时期保持7.5%左右的增速。新常态下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了(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和过程
④规律是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社会,必须适应“新常态”。这主要是因为(  )
①认识必须随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中国航天人不断地创造着奇迹。这充分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规律是客观的

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合成了一个人工基因组,并用它使一个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起死回生”。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细胞,它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说明人能创造物质④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是因为
①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能指导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B.世界的状态是怎样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要想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就必须
①大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大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③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④努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