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雾霾”不可避免地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
材料一:会议期间,新任的环保部长陈吉宁面对人大代表谈大气污染治理、雾霾治理情况时说:“我们要实现大气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新能源相关产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中央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完善购买新能源产品的补贴政策;提高对‘三高’企业的贷款要求,重点支持节能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材料二: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获得通过。多位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搜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的多项议案。
(1)分析材料一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人大及其人大代表重视环境治理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下表所列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工作。

1
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原则上都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五年中先后向社会公布48件法律草案;同时健全吸纳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
结合听取审议国务院有关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对重点问题加强跟踪监督。
3
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建立健全260多个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拓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支持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
4
依照法定程序,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谦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9分)阅读材料,回答可题
材料如今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但网购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引起消费者关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从六个方面对现行法律作出修改和补充。其中增加了食品安全交易监管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禁止婴幼儿配方食品委托贴牌生产等规定以及责任约谈、突击性检查等监管方式。在行政许可设置方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经过专项论证,在《连审稿》中增加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和保健食品产品注册两项许可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举措是如何保障网购食品安全的?(9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并与区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街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8 分)
材料二安徽城镇化正处于中期阶段的快速发展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强用地集约和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工作,积极引导非农产业人口适度向皖中、沿江片区聚集,重点推动非昨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转移,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推动省城逐步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 ( 8 分)(3)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给省委省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 12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