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玻璃杯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所示。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小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已经画出了海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在同一方格纸上画出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或根据数据画出的两个图像,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某组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1次水温如下表.
|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温度(0C) |
90 |
92 |
97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1)这次实验所用的器材除图中的,还应有的测量器材 。表格中有一组错误数据是 他们看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随即上升,体积 ,到水面破裂开,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2)该组同学做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
(3)在图所示的格纸上,画出沸腾图象.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 、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可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 (填: “放大”或“缩小”)的虚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 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D、A。(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C、D步骤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⑵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⑶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10cm,当蜡烛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⑷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___移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cm。
⑵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
⑶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⑷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近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⑴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⑵当观察到 时,说明水已沸腾;
⑶水在沸腾过程中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
⑷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