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红楼梦》中李纨曾发起诗社,自荐掌坛,并给自己起了“蕉下客”的别号,又给宝钗起了个“蘅芜君”的雅号,还给迎春取名“菱洲”,给惜春取名“藕榭”。
B.《飞鸟集》中写道:“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它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这里赞美的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C.《老人与海》中每个晚上老人与孩子都重复关于收网和吃晚饭的谎言。孩子不知道网已被卖掉,也没有什么鱼煮黄米饭,他相信老人,以为他独自生活也很幸福。
D.《红楼梦》的回目中常用一个字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以“懦”来表现迎春之软弱怕事,以“慧”来表现紫鹃之聪慧善良。这些字画龙点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E.《老人与海》中老人对大海抱有深情,把大海想象成为一个女性;他对海中的许多生物也抱着喜爱之情,尤其喜爱飞鱼,把它们当作海洋上的朋友。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锁(yuè)哭(tòng)架(kuāng)怩不安(niǔ)
B.岿巍(guī)钗(chuàn)弃(bìng) 风景(shā)
C.身(jī)热(mēn)盘 (chan)螳臂车(dāng)
D.聚(cuán) 饨( hùn)舌(tāi )叱风云(chà)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里香
中国台湾 · 席慕容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诗人通过一组意象群,如溪水、海洋、浪潮、绿树、白花、篱、魂魄、园,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多姿的图画,并给我们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与深远的意蕴享受。
B.“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和“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溪水流向海洋”是指老年人匆匆走向人生的归宿。“浪潮重回大地”是指心系故园,重回故园。以“溪水”、“浪潮”两句对比起兴,从中引出对人生的思考。
C.绿树、白花交相辉映,在“篱”前的年轻人岂知离愁别苦?诗人在此巧用“篱”与“离”之谐音,暗寓离别之意。少年轻离别,只是挥挥手,便头也不回地走了。走得匆匆,走得也洒脱。
D.直至沧桑历尽,魂魄归来,转眼已是廿年。白居易《长恨歌》有“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之句,诗人此处用“魂魄”这一深具古典韵味之意象,有幽深的韵致,缠绵的情怀。一阵微风拂过,郁香满园,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而今安在哉?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自不变者而观之
B.顺风呼,声非加疾也固一世之雄也,今安在哉!
C.到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D.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师不必贤弟子

下列各项中,每一句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⑤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⑧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A.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