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是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
【智者光芒】
有人将先秦时期和近代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社会大转型。每一次转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根据提示填写下面人物卡片
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是—————,其思想地位———————— ————————————————————— |
【变革先声】
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之欧洲?写出在它的影响下,欧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各一例。
【正道沧桑】
近期播出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按要求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
【理论升华】
(4)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社会巨变都是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提示:三次历史巨变是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改革开放)
请指出这三次历史巨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三民主义、 和
(5)根据以上内容,说一说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如图,他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材料三: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中国历史》
(1)材料一、二中反映两位高僧是哪个朝代的?材料二中的他指是谁?
(2)材料一诗中的“传道艺”主要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写出宋朝两个闻名于世的大商港。
(4)结合材料,了解唐宋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视剧《精武门》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日本武士将精武门的牌匾砸烂,扔下一张“东亚病夫”的纸条,扬长而去。
材料二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跃居金牌榜亚洲第一名,直至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一直稳居金牌榜之首。
材料三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5枚金牌;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6枚金牌: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8枚金牌;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2枚金牌,居金牌蚌第二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请回答:
(1)旧中国,中国人为什么有“东亚病夫”这样的耻辱称号?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东亚病夫”到亚运会金牌榜亚洲第一名奥运会金牌榜世界第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然后让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材料二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典故,你知道吗?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依据材料二,分析其发射成功的意义?
(3)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毛泽东访问苏联:
材料三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2)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2)
(4)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