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①—④题。
沉醉东风·渔父
白 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①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②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③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
【链接材料】
江 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④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谜底是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青杏儿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注】赵秉文,金代学者、书法家。作者为什么发出 “劝君莫惜花前醉”的感叹?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
试分析下片“但教有酒身无事”中“但”字的意蕴。
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飐:因风而颤动、飘扬。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